原高路堤滑坡設計采用抗滑樁處理, 抗滑樁樁底按自由支承條件計算, 樁頂變形只考慮土壓力,為4.8~6.5 cm, 同時考慮滑坡推力最大變形為 8~11 cm, 從抗滑樁樁頂變形觀測來看, 大多已經穩定,到目前為止, 最小變形量為 1 cm, 最大為6.5 cm, 均在正常范圍, 路堤基礎穩定。 所以抗滑樁的變形不是路面開裂的主要原因。
為及時對該裂縫進行處理, 保證該段路基的穩定性, 業主、 監理及設計方一致認同采用鋼花管注漿技術對該段路基進行加固, 并強制要求路面施工單位盡快按設計完成超高排水施工。注漿分兩步進行, 第一步對涵洞左右兩邊的邊坡進行鉆孔注漿, 鉆孔深度達到涵洞底部; 第二步對開裂路面進行注漿固結處理。
注漿鋼花管技術是通過注漿技術將水泥漿液滲透進基底土體中, 有效改善土體的物理力學性能指標, 形成止水帷幕, 形成強度較高的水泥土, 提高 地基的變形能力, 減少不均勻沉降。 注漿后鋼管留 在土體中, 給基礎提供一定的錨固或阻滑作用。 兩 種作用結合起來有效提高了基底的整體穩定系數。
水泥注漿是用水泥漿液, 通過壓漿泵、注漿管均勻地注入土體中, 以填充、 滲透和擠密等方式, 驅走土顆粒間的水分和氣體, 并填充其位置, 通過水泥中所含礦物與土體中的水土分別發生水解、 水化反應,以及團粒作用等, 形成懸浮膠體和團粒、 硬化后形成強度大、壓縮性小和抗滲性高、穩定性良好的水泥土。水泥土結硬后, 土體的空隙率和含水率降低, 密度加大, 同時由于水泥土擠壓土體,使地基抗變形能力增加,提高了變形模量,從而防止或減少不均勻沉降。土體空隙率降低后還提高了土體的抗滲性能,減少地下水波動壓力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