縮頸或斜孔同樣是橋梁樁基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,為了確保施工穩定性,保證下部分結構可以具備足夠的承載力抵御上部結構的載荷作用,所以需要通過鋼筋籠實現。但是 ,鋼筋籠的大小和孔徑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,導致鋼筋籠無法順利下放,出現縮頸或是斜孔問題。
通過大量實踐可以了解到,導致橋梁樁基施工質量問題的主要因素是地質條件,如果地層中某一面較為松軟 ,成孔后可能在長時間放置后泥漿比重降低,出現縮頸問題。 與此同時,在成孔附近堆放材料或是設備工具,可能導致外力因素作用下石料進人到孔洞中,出現縮頸問題。一旦出現斜孔問題 ,那么施工人員施工中可能由于不小心,將大量碎石或是其他材料掉落到孔洞中,致使鉆頭的受力不均勻。而在樁基連接桿施工中,連接桿兩端的壓力較大,如果振動幅度過大,可能出現不均勻沉降問題,加劇連接桿磨損老化,影響到后續施工活動的有序開展,加大施工成本。
對于縮頸和斜孔的處理,是橋梁樁基施工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內容,應該在了解問題處理流程的基礎上,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。
首先,施工人員應該將孔洞周邊雜物清理干凈,盡可能降 低孔道土層的承載力,提升結構穩定性。
其次 ,對于施工問題,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結合工程施工要求,選擇相配套的正孔器進行處理。
最后,借助正孔器,充分發揮鉆頭和鉆桿的相互作用,形成一個牢固的保護架,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降低鉆頭自重,還可以有效抵御外力作用帶來的不良影響,提升施工質量。